为进一步提升供水管网精细化管理水平,降低漏损率,优化水资源配置,自来水公司科学谋划,统筹推进DMA(独立计量区域)分区计量工作,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优化双轮驱动助力管网漏损控制,为城市智慧水务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科学规划布局,筑牢分区计量根基
结合城区供水管网现状,按照“分级分区、由大到小、逐步细化”的原则,对DMA管理区域展开科学划分,整合供水GIS管网系统、SCADA数据采集平台等资源,对管网压力、流量等关键参数动态监测,精准识别漏损高风险区域,将为分区计量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。此外,积极对老旧计量设备进行升级改造,确保分区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。
强化技术应用,增强漏损管控效果
依托智慧水务平台,构建DMA分区计量数字化监控体系,借助夜间最小流量分析、压力调控等技术手段,实现对漏损问题的快速定位与处置。技术团队定期开展水平衡分析,针对异常区域采取“一点一策”的精准治理方式,有效减少“跑冒滴漏”情况的发生。此外,通过建立漏损预警机制,实现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控的转变,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。
完善长效机制,推动管理提质升级
公司高度重视DMA管理的规范化与常态化,着手制定分区计量考核制度,明确责任分工,形成“监测—分析—处置—复核”的闭环流程。加强对一线人员的技能培训,通过案例分析、实操演练等方式提升团队专业能力。同时,积极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展开合作,探索AI算法在漏损预测方面的应用,持续优化管理手段。